13775201172

保护生物多样性丨“生死对决”背后的故事

文章来源:常州苏文环保 发布时间: 2021-09-03

生态摄影师鲍永清的一幅摄影作品《生死对决》带来的话题热度,似乎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去。但是,照片背后的故事却像一坛老酒,弥久愈香。


图片

生死对决。鲍永清摄


直面残酷


鲍永清的《生死对决》,曾获得2019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的最高荣誉。


照片背后,是鲍永清熟悉的藏狐一家。他观察它们已经很久了,以至于他每次到那里,藏狐一家都会钻出洞,在草原上欢呼雀跃,似乎欢迎着老朋友的到来。


这一天,3只不谙世事的藏狐幼崽无忧无虑地在草原上嬉戏,而藏狐妈妈却疲惫地在草原上来回奔波。养活这3个食量日增的孩子,是藏狐妈妈最繁重的劳动。


透过望远镜镜头,鲍永清看出藏狐妈妈的疲惫。因此,他预判,藏狐妈妈会冒险去捕捉旱獭。比起草原鼠,捉到一只肥肥的旱獭,既可以让孩子们饱餐一顿,也可以借机休息两天。


顺着这个思路,鲍永清把视线转向了藏狐巢穴周围,很快在距离1公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窝旱獭。接下来,就只有静静地等待。为了这次时机,他已经等待了两个月。


草原非常安静,偶尔的两三声鸟叫声非常清晰悦耳,鲍永清用望远镜一遍遍在草原上探寻。几个小时过去了,草原依旧那么安静,草原的露水潮气慢慢渗进了厚厚的衣服,潮冷难受。


就在他以为这一天又将毫无所获的时候,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令人激动不已的一幕。藏狐妈妈不知道何时已潜伏在草地里,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旱獭洞穴,并悄无声息地一点点往前靠近。


“有戏!”鲍永清一阵激动。但就在快速地开机、调整参数、对准焦距的过程中,他听到了旱獭刺耳的示警声。


“完了!”鲍永清瞬间泄了气。机警的旱獭发现了潜伏在草丛里的藏狐。它们一旦受到惊吓躲进洞里,再出来就需要很长时间。鲍永清只好停止摆弄相机,趴下来继续观察。


但这只藏狐并没有轻易放弃这次机会,它停止了动作,将自己的身体深深藏进草丛中,看来又将是漫长的等待了。鲍永清也只好放松自己,变换着身体姿势,继续观察。


藏狐一动不动地潜伏了一个多小时,这无疑也考验着鲍永清的耐力。他一会儿小心翼翼地翻过身,晒晒冰凉的肚子,一会儿轻轻舒展一下僵硬的腿脚,就这么煎熬着、等待着。


终于,旱獭一家又探头探脑地出来了。只见旱獭幼崽立起身,四下打量了一会儿,确定没有危险后,伏下身子,开始嚼食带有露水的牧草。


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年幼旱獭一点一点远离洞穴和父母,而藏狐却悄无声息地步步逼近。鲍永清的心跳也一点一点地在加快。他悄悄放下望远镜,迅速开机、对焦,直到将两只动物框在同一画面里。


眼看藏狐离旱獭只有几米了,鲍永清将快门预压下去了一半,屏住了呼吸。突然,忍耐了很久的藏狐一跃而起,发起攻击。“咔咔、咔咔”的相机快门声也像机枪一样地响了起来,这种响声似乎是积蓄很久的一种宣泄,响得酣畅淋漓。


年轻的旱獭毕竟不是老藏狐的对手,几回合下来,身上已多处受伤,动作也开始渐渐慢了下来。


眼看藏狐胜券在握,闻声而至的旱獭父母也加入了战斗。藏狐在3只旱獭的围攻中来回跑动。终于,它找准机会一口咬住小旱獭的脖子,迅速逃离战场,身后留下旱獭父母撕心裂肺的哀鸣……


内心交战


直到这一刻,鲍永清停止了密集的拍摄,放下相机,翻身平躺在草原上,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。目睹了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,他的内心翻江倒海,仿佛自己也在这场战斗中经历了生死。


他感到一阵烦躁,满脑子是藏狐的大嘴、小旱獭凄厉的叫声、惊恐的眼神,还有旱獭父母的挣扎。


“如果它们只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,然后没有伤亡地各自离去,该多好啊。”


“如果藏狐咬最后一口的时候,我喊上一声就好了。”


“可如果这样,那3只嗷嗷待哺的小藏狐又该怎么办?”


……


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中,他迷迷糊糊回到了家,看着桌上的饭菜,没有丝毫食欲。接下来的3个月里,他也不想去翻看那些照片。直到今天,除了获奖的那张照片外,当天的其他照片,尤其是血腥惨烈的画面,他从不示人。


照片获奖的消息发布后,他一直担心着,纠结着。“如果有网友指责我当时为什么不救小旱獭,我应该怎么解释呢?”“我会不会也像《饥饿的苏丹》拍摄者凯文·卡特一样被人指责?”


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迈克尔·迪克森爵士评价:“这张引人入胜的照片抓住了自然界终极挑战的瞬间:为生存而战。”可是,面对媒体时,鲍永清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。他将令人惊叹的瞬间展现给世界,也将创作的痛苦留给自己慢慢去消化。


每一次举起镜头,都是一个善良的灵魂和另一个具有强烈创作冲动的灵魂在对决。拍摄野生动物,就要接受和坦然面对镜头里的一切,包括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残忍、物竞天择的无情,这是一名生态摄影师的必修课。除了享受一幅幅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外,摄影师还要去消化一幕幕残忍、血腥场景带来的不适感。


鲍永清为此经常难受得几天吃不下饭,但是他更知道,草原上每天都发生着杀戮,在大自然动态的和谐中,不需要人类自作多情的干扰。


他说,弱肉强食是动物生存的法则,真实地反映野生动物生存的状态是他追求的目标,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,任何人为的干扰,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。他珍视野生动物在镜头前的真实,所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,尽可能减少对它们的干扰,这是生态摄影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。“不管数码技术如何进步,对野生动物的惊扰都是不可接受的。”


常州苏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

  • 电话电话:13775201172
  • 邮箱邮箱:332346140@qq.com
  • 总机总机:13775201172
  • 地址地址:常州龙江中路163号
  • 常州苏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© 2019-2025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
    备案号:苏ICP备18064669号 

快速咨询热线:
13775201172

扫描二维码
扫描二维码

设备方案案例关于

折叠菜单
环保百科
保护生物多样性丨“生死对决”背后的故事

生态摄影师鲍永清的一幅摄影作品《生死对决》带来的话题热度,似乎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去。但是,照片背后的故事却像一坛老酒,弥久愈香。


图片

生死对决。鲍永清摄


直面残酷


鲍永清的《生死对决》,曾获得2019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的最高荣誉。


照片背后,是鲍永清熟悉的藏狐一家。他观察它们已经很久了,以至于他每次到那里,藏狐一家都会钻出洞,在草原上欢呼雀跃,似乎欢迎着老朋友的到来。


这一天,3只不谙世事的藏狐幼崽无忧无虑地在草原上嬉戏,而藏狐妈妈却疲惫地在草原上来回奔波。养活这3个食量日增的孩子,是藏狐妈妈最繁重的劳动。


透过望远镜镜头,鲍永清看出藏狐妈妈的疲惫。因此,他预判,藏狐妈妈会冒险去捕捉旱獭。比起草原鼠,捉到一只肥肥的旱獭,既可以让孩子们饱餐一顿,也可以借机休息两天。


顺着这个思路,鲍永清把视线转向了藏狐巢穴周围,很快在距离1公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窝旱獭。接下来,就只有静静地等待。为了这次时机,他已经等待了两个月。


草原非常安静,偶尔的两三声鸟叫声非常清晰悦耳,鲍永清用望远镜一遍遍在草原上探寻。几个小时过去了,草原依旧那么安静,草原的露水潮气慢慢渗进了厚厚的衣服,潮冷难受。


就在他以为这一天又将毫无所获的时候,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令人激动不已的一幕。藏狐妈妈不知道何时已潜伏在草地里,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旱獭洞穴,并悄无声息地一点点往前靠近。


“有戏!”鲍永清一阵激动。但就在快速地开机、调整参数、对准焦距的过程中,他听到了旱獭刺耳的示警声。


“完了!”鲍永清瞬间泄了气。机警的旱獭发现了潜伏在草丛里的藏狐。它们一旦受到惊吓躲进洞里,再出来就需要很长时间。鲍永清只好停止摆弄相机,趴下来继续观察。


但这只藏狐并没有轻易放弃这次机会,它停止了动作,将自己的身体深深藏进草丛中,看来又将是漫长的等待了。鲍永清也只好放松自己,变换着身体姿势,继续观察。


藏狐一动不动地潜伏了一个多小时,这无疑也考验着鲍永清的耐力。他一会儿小心翼翼地翻过身,晒晒冰凉的肚子,一会儿轻轻舒展一下僵硬的腿脚,就这么煎熬着、等待着。


终于,旱獭一家又探头探脑地出来了。只见旱獭幼崽立起身,四下打量了一会儿,确定没有危险后,伏下身子,开始嚼食带有露水的牧草。


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年幼旱獭一点一点远离洞穴和父母,而藏狐却悄无声息地步步逼近。鲍永清的心跳也一点一点地在加快。他悄悄放下望远镜,迅速开机、对焦,直到将两只动物框在同一画面里。


眼看藏狐离旱獭只有几米了,鲍永清将快门预压下去了一半,屏住了呼吸。突然,忍耐了很久的藏狐一跃而起,发起攻击。“咔咔、咔咔”的相机快门声也像机枪一样地响了起来,这种响声似乎是积蓄很久的一种宣泄,响得酣畅淋漓。


年轻的旱獭毕竟不是老藏狐的对手,几回合下来,身上已多处受伤,动作也开始渐渐慢了下来。


眼看藏狐胜券在握,闻声而至的旱獭父母也加入了战斗。藏狐在3只旱獭的围攻中来回跑动。终于,它找准机会一口咬住小旱獭的脖子,迅速逃离战场,身后留下旱獭父母撕心裂肺的哀鸣……


内心交战


直到这一刻,鲍永清停止了密集的拍摄,放下相机,翻身平躺在草原上,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。目睹了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,他的内心翻江倒海,仿佛自己也在这场战斗中经历了生死。


他感到一阵烦躁,满脑子是藏狐的大嘴、小旱獭凄厉的叫声、惊恐的眼神,还有旱獭父母的挣扎。


“如果它们只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,然后没有伤亡地各自离去,该多好啊。”


“如果藏狐咬最后一口的时候,我喊上一声就好了。”


“可如果这样,那3只嗷嗷待哺的小藏狐又该怎么办?”


……


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中,他迷迷糊糊回到了家,看着桌上的饭菜,没有丝毫食欲。接下来的3个月里,他也不想去翻看那些照片。直到今天,除了获奖的那张照片外,当天的其他照片,尤其是血腥惨烈的画面,他从不示人。


照片获奖的消息发布后,他一直担心着,纠结着。“如果有网友指责我当时为什么不救小旱獭,我应该怎么解释呢?”“我会不会也像《饥饿的苏丹》拍摄者凯文·卡特一样被人指责?”


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迈克尔·迪克森爵士评价:“这张引人入胜的照片抓住了自然界终极挑战的瞬间:为生存而战。”可是,面对媒体时,鲍永清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。他将令人惊叹的瞬间展现给世界,也将创作的痛苦留给自己慢慢去消化。


每一次举起镜头,都是一个善良的灵魂和另一个具有强烈创作冲动的灵魂在对决。拍摄野生动物,就要接受和坦然面对镜头里的一切,包括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残忍、物竞天择的无情,这是一名生态摄影师的必修课。除了享受一幅幅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外,摄影师还要去消化一幕幕残忍、血腥场景带来的不适感。


鲍永清为此经常难受得几天吃不下饭,但是他更知道,草原上每天都发生着杀戮,在大自然动态的和谐中,不需要人类自作多情的干扰。


他说,弱肉强食是动物生存的法则,真实地反映野生动物生存的状态是他追求的目标,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,任何人为的干扰,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。他珍视野生动物在镜头前的真实,所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,尽可能减少对它们的干扰,这是生态摄影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。“不管数码技术如何进步,对野生动物的惊扰都是不可接受的。”